close

還未消失的彙蝴蝶──水問讀後感

書籍簡介:

  水問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在大學時代的心路歷程,簡媜以如夢似幻的筆觸及清新的少女情懷,述說自己在大學中的點點滴滴、人世變遷,細細的將自己所見到的、所經歷的幻化為一篇篇柔美的散文,在這唯一被允許瘋狂的年代,簡媜以水問來紀念,她用豐富的情感、細膩的心思,來為自己的大學生涯作結,除了頌揚台大的一草一木,紀錄生活點滴,簡媜也把自己的感情生活一倂放進了水問,正如簡媜自己所說:「像每一滴的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,我回不了年少。『水問』裏的每一段故事、每一折心情、每個句讀……我是再也寫不出來的。哪怕僅僅是花的朵影、葉的凋圖、情的滄浪、人的聚散……這些,都遠遠逝於不回頭的光陰洪水裏,我變成涯岸送行的女子,千萬難。」作者將自己所得的思緒,化作一股清流,源源不絕的傾注在文章裡,讓讀者也能感受到這陣沁涼。讀水問,值得仔細的琢磨每一個字辭,認真品味、深深思索,而不該以看一本小說的方式來瀏覽,洪範出版社如此推崇著:「於現實理想間,想像細緻,思索綿密,於平常題目中抽取最動人的因素,遂編織為現代知識青年的文學錦繡,排除閒俗,肯定情愫。水問為作者的第一本書,以清純的少女心懷敘說大學校園裡外的人生幻化,筆觸自然且富創造意蘊。」唯有如此,才能夠感受到蘊藏其中的意境和作者想表達的感覺。

 

 

 

作者介紹:

  本名簡敏媜,台灣宜蘭人,1961年生。台大中文系畢業。現專事寫作。作品以散文為主,著散文小說《水問》、《只緣身在此山中》、《月娘照眠床》、《夢遊書》、《胭脂盆地》、《女兒紅》、《頑童小番茄》、《紅嬰仔》、《天涯海角》等十餘種。曾獲梁實秋文學獎、吳魯芹散文獎、時報文學獎等

 

 

 

文句節錄:

  ˙生命之泉在何處湧動?誰啃告訴我?成長生命的土地何處最肥沃?誰願指點我?當我疲憊無力,當我形容枯搞一如臨死的浪人,到底重生的秘訣在哪裡?誰能傳授我?

 

 

  ˙如果,有醒不了的夢,我一定去做,

 

 

   如果,有走不完的路,我一定去走;

 

 

   如果,有便不了的愛,我一定去求。

 

 

   如果,什麼都沒有,那就讓我回到宿命的泥土!這二十年的美好,都是善意的謊言,我帶著最美麗的部分,一起化作春泥。

 

 

  ˙雲遊,其實沒看過什麼山、什麼水,心卻逐漸轉老。

 

 

  ˙當我沿著原來的路走著時,夜色像潮水漲起,一路踢著一個壓扁了的空灌。斷斷續續,框框鐺鐺,續續地,正如自己的心跳。

 

 

   那是那晚的潭岸,我唯一記得的聲音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我的觀點:

  

逝去的山壁:

  每個人在小的時候,都有對於當時的自己非常偉大的志向,或許隨著時間的推進、隨著年齡的增長,這些事情都已經漸漸的淡忘掉,有些或許還記得,可是迫於現實社會的大眾價值觀而也終究湮滅。

  就連想要回味兒時的那種悸動感,也像要生出報告給國文老師般的絞腦掏腸。

  但,有夢最美,希望相隨,不是嗎?

  就算實現不了的夢,也有當初堅持的理由,儘管只是一份信念,或是一種感覺,但若漸漸的淡去、或是遺漏,想再重新拾回,甚至已經有辦法實踐了而找不回當初的感覺,茫然站在原地。

  紀錄,也是文字的奇妙之處。

  除了可以把事情,從側面的角度細微的保存,甚至還可以把抽象的感覺,利用比較相對感覺的文字,或是譬喻的用法,收藏在第二顆扁平的記憶體當中。

  這可以回到上一篇玫瑰玫瑰我愛你的比喻:

  當我們不斷的登上了人生當中的山峰,或是登上了更高層的山壁,或許我們還依稀記得當初攀爬的時候,幾乎每三步都會有一朵小白花,但是卻發現現在慢慢的變少了,又因為爬升的速度不是很快,也漸漸習慣了看不到小花的感覺,甚至完全忘記它的存在,一直到了山頂之後,或是完全沒有花的山壁,才發現自己似乎淡忘了什麼,或是當初向上的理由,呆停在原地。

  這是簡楨聰明的地方,她感覺到了自己的童知正在逝去,或是轉變成為更為成熟的想法──有得必有失。

 

  人都是貪心的,儘管明知到很多事情都有它的代價。

 

 

面對,或是繼續爬升?:

  對於生活的態度並不是只有當下「我認為……」的一種看法,有的時候轉個腦袋看,會看到很不同的東西。

  再回到一次山壁理論(笑),當我們用長繭的粗手抓著眼前的石頭往上撐的時候,是否曾想過,除了向下看以外,背後還有很多東西?

  正因為我們的眼睛看不到背後的景物,所以生活當中才能夠擁有那種因為換了個角度而有所大發現的驚喜。

  用簡楨當初的童真,看著很多平常連注意都懶的注意的事物,卻會覺得好奇,或是有趣。

  但,一邊往後轉頭睜大眼睛的時候,千萬別忘記,頭轉回來,還是一面山壁、雲梯,還是得爬。

 

  虛實交雜的境像,或許這才是生活當中讓人最驚奇的地方吧?

 

 

   

 

 

討論議題:

  ˙從她的散文一開始,慢慢的看到最後,有一種時間慢慢推動的感覺,稍稍能夠感覺的到,她開始習慣於把痛苦往心中塞,然後把自己偽裝成為社會的齒輪。她也有稍微提到,自己似乎有什麼東西正在流逝,想抓住。

   或許,我們的天真,已經隨著資訊,思考的介入而慢慢流逝?

  ˙回顧上面的第一個問題,我們不能夠阻止資訊的入主腦袋,也不能停止讓我們的思想更深沉(或許說的難聽點,更加的陰險?),但是,我們能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感受;我們知道能夠藉由畫圖、寫作紀錄我們還未遺失的東西。

  

 

 

 

正因為正在遺失,所以我們才有所改變。

 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ylin0814 的頭像
    jaylin0814

    jaylin0814

    jaylin08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